緩控釋肥的國內發展歷程
如今緩控釋肥在農業發展中已經開始有所應用,接下來控釋肥廠家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緩控釋肥在我國的發展歷程。
在我國,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,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就開始長效氮肥的研究,在國內首先研制成功了包膜長效碳酸氫銨。與此同時,上?;ぱ芯吭?、湖南、福建、黑龍江等省市農科院、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、西北水保所和鄭州工業大學等也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。
近幾年我國緩釋肥料發展迅速,主要采取兩種技術路線,分別是將肥料進行微溶化或包膜處理來實現肥料養分的緩控釋。前者的代表性產物有脲醛化合物(UF),后者的代表性產物有硫包膜尿素(SCU)、聚合物包膜尿素(PCU)等。
雖然如今緩控釋肥在我國一些地方有所應用了,但是面對我國的人口大國,糧食消耗量非常之巨大的這種情況下,要想讓緩控釋肥得到一個非常全面的發展,繼續深入的研究是刻不容緩的。